审计  评估  咨询
服务热线139205969695

  • 1
  • 2
  • 3
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讲解及相关提示(一)
2025-8-25
来源:未知
点击数:  384        作者:未知
  •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或关键岗位人员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职责、合规性及绩效情况的全面审查与评价。其目的是明确离任者的责任归属,保障资产安全,防范潜在风险,并为接任者提供决策依据。

     

    一、法律规范解读

    主要依据文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号)

    (一)法律法规修订重点内容

    1.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思想。

    2.明确审计评价内容。要求在审计范围内,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包括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中其个人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3.调整责任类型。将 2010 年规定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3 类责任调整 为“直接责任、领导责任”2 类责任,要求综合考虑审计发现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后果和领导干部实际所起作用等情况界定责任。

    4.规范计划管理和审计结果报送。

    5.完善监督纠错机制。

    (二)法律法规修订重点内容

    1.强调聚焦经济责任,明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涵,即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

    2.明确审计内容的确定原则,即以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履职特点和审计资源等因素,依规依法确定审计内容。

    3.细化审计内容,分类列举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3类审计对象的主要审计内容,重点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情况、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内容。

    (三)审计评价具体规定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区别于其他类型审计的重要特征。

    评价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切忌通篇写成表扬稿或批判文件,不带有个人主观意识进行客观描述和评价。

    1.明确审计评价内容。 强调在审计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包括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中个人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作出评价。

    2.细化明确责任界定的具体情形。结合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实际情况,列举了领导干部对审计发现问题负有直接责任、领导责任等 2 类责任的主要情形,提高责任界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操作性。

    3.严格评价要求。要求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根据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在审计查证或者认定事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想结合,依照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责任制考核目标等,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后果和领导干部实际所起的作用等情况,界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天津正则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津ICP备 2025036421 号